回目錄下一頁

四分律藏卷第一
姚秦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初分之一

稽首禮諸佛  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

令正法久住  優波離爲首  及餘身證者
今說戒要義  諸賢咸共聽  今欲說深戒

爲樂持戒者  爲能諷誦者  利益諸長老
今說十句義  諸佛之戒法  令僧喜永安

攝取於僧故  不信者令信  已信者增長
斷不持戒者  令邪道入正  慚愧者安隱

 

佛法得久住  是以世最勝  演布禁戒經
衆山須彌最  衆流海爲最  衆經億百千

戒爲第一最  欲求第一最  今世及後世
當持此禁戒  終身莫毀犯  除結無罣礙

縛著由此解  以戒自觀察  如鏡照面像
夫欲造善法  備具三種業  當審觀其意

如羅云經說  所以立王者  由世諍訟故
衆人之所舉  古昔之常法  犯罪者知法

順法者成就  戒律亦如是  如王治正法
如醫觀衆病  進止得其所  可治則進藥

 

 

不可者則捨  如醫經所說  四事不可治
可救有十三  餘者不須救  譬如有死屍

大海不容受  爲疾風所飄  棄之於岸上
諸作惡行者  猶如彼死屍  衆所不容受

以是當持戒  如守門牢固  不憂失財物
若垣牆缺壞  有財者憂懼  佛戒不缺漏

奉持者無憂  禁戒不牢固  毀犯者懷憂
坏器多穿漏  瓦師懷愁憂  器物若完具

眷屬皆歡喜  持戒有缺漏  爲惡者常憂
不毀禁戒者  心常懷歡喜  如熛火雖微

 

莫輕以爲小  所經諸草木  燒盡無有餘
所造惡雖微  慎莫謂爲輕  如破伊羅葉

常在於龍中  如師子哮吼  醉者不恐怖
小獸聲雖微  醒者聞則懼  如是三垢人

一切惡不懼  智者於微惡  常懷於恐畏
[合和]衆藥  擇去不良者  病者服除愈

身康得安樂  如是念修戒  能避諸惡行
除諸結使患  安隱入涅槃  若欲涉遠路

當自護其足  足若毀壞者  不能涉遠道
求天若涅槃  方便守護戒  如是無毀壞

 

 

必能度險道  如人欲度河  用手及浮囊
雖深無没憂  便能到彼岸  如是諸佛子

修行禁戒本  終不迴邪流  没溺生死海
譬如帝釋堂  雕飾衆寳成  七寳爲階陛

天人之所行  如是正法堂  七覺意莊嚴
禁戒爲階陛  賢聖之所行  如善學世間

一切衆技藝  爲王所愛念  以是得安樂
佛所說禁戒  能善修學者  終不墮惡趣

永得安隱處  如先自牢衆  然後破彼軍
賢聖衆牢固  然後破魔軍  聖衆若和合

 

世尊所稱譽  以衆和合故  佛法得久住
如乳母慈愛  養護於其子  一切水火難

護使不傷害  禁戒猶慈母  守護於行者
終不墮畜生  餓鬼地獄中  如有勇猛將

善習戰闘法  降伏於彼敵  没死不顧命
佛子亦如是  善學於禁戒  五隂散壞時

終不畏命盡  從佛戒所生  爾乃是眞生
猶如鴦崛魔  如來所記莂  若有捨戒者

於佛法爲死  持戒如護命  守之無毀失
譬如得王印  所徃無罣礙  毀缺則難詰

 

 

全失則被縛  戒印全具者  所至無罣礙
小毀則不定  大毀入三惡  爲一切人故

降伏諸魔鬼  神仙五通人  造設於呪術
爲彼慚愧者  攝諸不慚愧  如來立禁戒

半月半月說  已說戒利益  稽首禮諸佛

爾時佛遊蘇羅婆國與大比丘衆五百人俱
漸漸遊行至毗蘭若即於彼宿那鄰羅濱洲
曼陀羅樹下毗蘭若婆羅門聞瞿曇沙門釋
種家子離釋種出家爲道從蘇羅婆國將比
丘衆五百人俱漸漸遊行來至此毗蘭若那

 

鄰羅濱洲曼陀羅樹下住此沙門瞿曇有如
是大名稱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足爲善
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彼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衆中獲神通作
證常說正法上善中善下善義味清淨自然
具足修習梵行善哉我等得見如是無著人
我今寧可宜徃問訊沙門瞿曇爾時毗蘭若
婆羅門即徃世尊所到已共相問訊在一面
坐時世尊無數方便爲說法開化令得歡喜
聞佛說法得歡喜已即白佛言世尊唯見哀

 

 

愍當受我請及比丘僧三月夏安居時世尊
及比丘僧默然受請毗蘭若婆羅門見世尊
默然受請即從座起遶佛而去世尊與五百
比丘衆受彼夏安居三月時有波離國販馬
人驅五百疋馬住毗蘭若夏九十日時世穀
貴人民饑餓白骨狼
[]乞求難得時毗蘭若

婆羅門雖請如來及比丘僧三月都不供養
供給所須何以故皆是魔波旬所作爾時諸
比丘從毗蘭若乞食不得次徃彼販馬人所
乞食時販馬人自念如今此間時世穀貴人

 

民饑餓乞食難得白骨狼[]彼諸比丘從彼

乞食不得故來此耳我今寧可日施比丘馬
麥五升世尊一斗耶即如所念日與諸比丘

馬麥五升世尊一斗時佛所得馬麥分與阿
難阿難使人磨作乾飯奉佛佛食乾飯諸比

丘各各得成煑麥而食佛與比丘所食各異
時尊者大目連徃世尊所頭面作禮却坐一
面白世尊言大德今此間穀貴人民饑餓乞
求難得諸比丘食飲麤惡而皆羸瘦若世尊
聽諸神足比丘詣鬱單越取自然秔米食者

 

 

當徃佛告目連諸有神足比丘可徃至彼取
秔米食無神足者當云何目連白佛諸有神
足者隨意自徃不得神足者我當以神足力
接徃至彼佛告目連止止莫作是語何以故
汝等丈夫得神足可爾未來世比丘當云何
時尊者舍利弗於閑靜處作是念言何者等
正覺修梵行佛法久住何者等正覺修梵行

佛法不久住爾時舍利弗從靜處起整衣服

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退坐白
世尊言向者我於靜處坐作是念何者等正

 

覺修梵行佛法久住何者等正覺修梵行佛
法不久住願爲開示佛告舍利弗毗婆尸佛
式佛拘留孫佛迦葉佛此諸佛修梵行法得
久住隨葉佛拘那含牟尼佛法不久住舍利
弗白佛言以何因縁毗婆尸佛式佛拘留孫
佛迦葉佛修梵行法得久住以何因縁故隨
葉佛拘那含牟尼佛修梵行法不得久住耶
佛告舍利弗拘那含牟尼佛隨葉佛不廣爲
諸弟子說法契經祇夜經授記經偈經句經
因縁經本生經善道經方等經未曾有經譬

 

 

喻經優婆提舍經不爲人廣說契經乃至優
婆提舍經不結戒亦不說戒故諸弟子疲猒
是以法不久住爾時彼世尊知諸弟子疲猒
心故但作如是教是事應念是不應念是應
思惟是不應思惟是應斷是應具足住舍利

弗乃徃昔時隨葉佛依恐畏林中住與大比

丘千人俱舍利弗若有人未離欲入彼林中
身毛皆竪故名恐畏林又舍利弗拘那含牟
尼佛隨葉佛如來至眞等正覺觀千比丘心
中疲猒爲說法是事應念是不應念是事應

 

思惟是事不應思惟是應斷是應具足住舍
利弗當知爾時彼佛及諸聲聞在世佛法廣
流布若彼佛及諸聲聞滅度後世間人種種
名種種姓種種家出家以是故疾滅佛法不
久住何以故不以經法攝故舍利弗譬如種
種華散置案上風吹則散何以故以無線貫
穿故如是舍利弗彼佛及聲聞衆在世者佛
法流布若彼佛及諸聲聞衆滅後世間人種
種名種種姓種種家出家者令法疾滅不久
住何以故不以經法攝取故爾時世尊告舍

 

 

利弗毗婆尸佛式佛拘留孫佛迦葉佛爲諸
弟子廣說經法從契經乃至優婆提舍經亦
結戒亦說戒弟子衆心疲猒時佛知彼心疲
猒作如是教是應念是不應念是應思惟是
不應思惟是應斷是應具足住如是舍利弗
彼諸佛及聲聞衆在世佛法流布若彼諸佛
及聲聞衆滅度後諸世間人種種名種種姓
種種家出家不令佛法疾滅何以故以經法
善攝故舍利弗譬如種種華置案上以線貫
雖爲風吹而不分散何以故以線善貫攝故

 

如是舍利弗彼佛及聲聞衆在世者佛法廣
說如上舍利弗以此因縁故毗婆尸佛乃至
迦葉佛佛法得久住以此因縁故拘那含牟
尼佛隨葉佛佛法不得久住爾時舍利弗從
座而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
尊今正是時唯願大聖與諸比丘結戒說戒
使修梵行法得久住佛告舍利弗且止佛自
知時舍利弗如來未爲諸比丘結戒何以故
比丘中未有犯有漏法若有犯有漏法者然
後世尊爲諸比丘結戒斷彼有漏法故舍利

 

 

弗比丘乃至未得利養故未生有漏法若得
利養便生有漏法若有漏法生世尊乃爲諸
比丘結戒欲使彼斷有漏法故舍利弗比丘
未生有漏法者以未有名稱爲人所識多聞
多財業故若比丘得名稱乃至多財業便生
有漏法若有漏法生然後世尊當爲結戒欲
使斷有漏法故舍利弗汝且止如來自知時

爾時世尊在毗舍離時迦蘭陀村須提那子
於彼村中饒財多寳持信牢固出家爲道時

世穀貴諸比丘乞求難得時須提那子作是

 

思惟今時世穀貴諸比丘乞求難得我今寧
可將諸比丘詣迦蘭陀村乞食諸比丘因我

故大得利養得修梵行亦使我宗族快行布

施作諸福德作是念已即將諸比丘詣迦蘭
陀村須提那母聞其子將諸比丘還歸本村
即徃迎到彼子所語其子言可時捨道還作
白衣何以故汝父已死我今單獨恐家財物
没入於官但汝父財旣多況祖父已來財物
無量甚可愛惜是以汝今應捨道就俗即答
母言我不能捨道習此非法今甚樂梵行修

 

 

無上道如是至三其子亦答言不能捨道還
俗其母便捨之而去詣其婦所語言汝月期
時至便來語我婦自知時到徃語其姑大家
欲知我月期時至母語其婦汝取初嫁時嚴
身衣服盡著而來即如其教便自莊嚴與母
共俱至其兒所今正是時便可捨道就俗何
以故汝若不捨道者我財物當没入於官兒

語母言我不能捨道母如是再三語子言汝

婦今日華水已出便可安子使汝種不斷子
白母言此事甚易我能爲之時迦蘭陀子佛

 

未制戒前不見欲穢便捉婦臂將至園中屏
處三行不淨時園中有鬼命終即處其胎處
胎九月生男顏貌端正與世無雙字爲種子
諸根具足漸漸長大剃髮被袈裟以信堅固
出家學道精勤不懈得阿羅漢神足變化威
德無量故號尊者種子須提那習沙門威儀
無事不知觸事皆行亦能轉教於人爾時須
提那行不淨已來常懷愁憂諸同學見已問
汝何愁憂耶汝久修梵行威儀禮節無事不
知何所愁爲不樂梵行耶須提那言我甚樂

 

 

梵行近在屏處犯惡行與故二行不淨故愁
耳諸比丘言須提那汝云何乃作如是惡事
於如來清淨法中於欲無欲於垢無垢能斷

渴愛破壞巢窟除衆結縛愛盡涅槃汝今云

何於此清淨法中與故二共行不淨行耶爾
時諸比丘徃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以此因縁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縁集
諸比丘世尊知而問知而不問時而問時而
不問義合問義不合不問爾時世尊知時義
合問須提那汝實與故二行不淨行耶如是

 

世尊我犯不淨行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訶
責言汝所爲非非威儀非沙門非淨行非隨
順行所不應爲汝須提那云何於此清淨法
中行乃至愛盡涅槃與故二行不淨耶告諸
比丘寧持男根著毒蛇口中不持著女根中
何以故不以此縁墮於惡道若犯女人身壞

命終墮三惡道何以故我無數方便說斷欲
法斷於欲想滅欲念除散欲熱越度愛結我

無數方便說欲如火如把草炬亦如樹果又
如假借猶如枯骨亦如段肉如夢所見如履

 

 

鋒刄如新瓦器盛水著於日中如毒蛇頭如
輪轉刀如在尖標如利戟刺甚可穢惡佛所
訶責須提那於我清淨法中乃至愛盡涅槃
與故二行不淨行爾時世尊無數方便訶責
已告諸比丘須提那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
犯戒自今已去與諸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一
攝取於僧二令僧歡喜三令僧安樂四令未
信者信五已信者令增長六難調者令調順
七慚愧者得安樂八斷現在有漏九斷未來
有漏十正法得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

 

比丘犯不淨行行婬欲法是比丘波羅夷不
共住如是世尊與諸比丘結戒爾時有跋闍
子比丘愁憂不樂淨行即還家共故二行不

淨行彼作是念世尊與諸比丘結戒若比丘

犯不淨行行婬欲法是比丘波羅夷不共住
然我愁憂不樂淨行還家與故二共行不淨
行我將不犯波羅夷耶我當云何即便語諸
同學言長老世尊爲諸比丘結戒若比丘犯
不淨行行婬欲法是比丘犯波羅夷不共住
然我有愁憂不樂淨行還家與故二共行不

 

 

淨行我將無不犯波羅夷耶我今當云何善
哉長老爲我以此事白佛隨佛所教我當奉
行爾時諸比丘徃至世尊所頭面禮足俱一
面坐以此因縁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
縁集比丘僧無數方便訶責跋闍子比丘汝
所爲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
所不應爲云何癡人不樂淨行還家與故二

行不淨行初入便波羅夷汝癡人犯波羅夷

不共住是故比丘若有餘人不樂淨行聽捨
戒還家若復欲出家於佛法中修淨行應度

 

令出家受大戒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
丘共比丘同戒若不捨戒若戒羸不自悔犯
不淨行行婬欲法是比丘波羅夷不共住如
是世尊與諸比丘結戒爾時有一乞食比丘
依林中住有一雌獼猴先在彼林中時乞食
比丘到村乞食還在林中食食已餘食與此
獼猴如是漸漸調順遂比丘後行乃至手捉
不去此比丘即捉獼猴共行不淨時有衆多
比丘案行住處次至彼林中時彼獼猴在比
丘前迴身背之現其婬相時諸比丘作是念

 

 

此獼猴在我前迴身現其婬相將無與餘比
丘作不淨行耶咸共相告在屏處伺之彼比
丘乞食還在林中食已以餘食與彼獼猴獼
猴食已便共行不淨行諸比丘見已即來語
言如來不制言比丘不得行不淨行耶彼比
丘報言如來所制男犯婦女不制畜生諸比
丘聞此語已徃至佛所頭面作禮以此因縁
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縁即集比丘僧
無數方便訶責彼乞食比丘言云何比丘與
獼猴共行不淨行耶初入波羅夷欲說戒者

 

當如是說若比丘共比丘同戒若不還戒戒
羸不自悔犯不淨行乃至共畜生是比丘波
羅夷不共住若比丘者名字比丘相似比丘
自稱比丘善來比丘乞求比丘著割截衣比
丘破結使比丘受大戒白四羯磨如法成就
得處所比丘是中比丘若受大戒白四羯磨

如法成就得處所住比丘法中是謂比丘義

是中共比丘者餘比丘受大戒白四羯磨如
法成就得處所住比丘法中是共比丘義云
何名爲同戒我爲諸弟子結戒已寧死不犯

 

 

是中共餘比丘一戒同戒等戒是名同戒云
何名爲不捨戒顚狂捨戒顚狂人前捨戒心
亂捨戒心亂人前捨戒痛惱捨戒痛惱人前
捨戒瘂捨戒聾捨戒瘂聾捨戒瘂人前捨戒
聾人前捨戒瘂聾人前捨戒中國人邊地人
前捨戒邊地人中國人前捨戒不靜靜想捨
戒靜作不靜想捨戒戲笑捨戒若天若龍若
夜叉若餓鬼若睡眠人若死人若無知人若
自不語若語前人不解如是等不名捨戒云
何捨戒若比丘不樂修梵行欲得還家猒比

 

丘法常懷慚愧貪樂在家貪樂優婆塞法或
念沙彌法或樂外道法樂外道弟子法樂非
沙門非釋子法便作如是語我捨佛捨法捨
比丘僧捨和尚捨同和尚捨阿闍黎捨同阿
闍黎捨諸梵行捨戒捨律捨學事受居家法
我作淨人我作優婆塞我作沙彌我作外道

我作外道弟子我作非沙門非釋種子若復
作如是語我止不須佛佛於我何益離於佛

所如是乃至學事亦如是若復作餘語毀佛
法僧乃至學事便讃歎家業乃至非沙門非

 

 

釋子以如是語了了說是名捨戒戒羸者或
有戒羸不捨戒或有戒羸而捨戒何者戒羸
不捨戒若比丘愁憂不樂梵行欲得還家猒
比丘法常懷慚愧意樂在家乃至樂欲作非
沙門非釋子法便作是言我念父母兄弟姊
妹婦兒村落城邑田園浴池我欲捨佛法僧
乃至學事便欲受持家業乃至非沙門非釋
種子是謂戒羸不捨戒何者戒羸而捨戒若
作如是思惟我欲捨戒便捨戒是謂戒羸而
捨戒不淨行者是婬欲法下至共畜生者可

 

行婬處者是也云何名波羅夷譬如斷人頭
不可復起比丘亦復如是犯此法者不復成
比丘故名波羅夷云何名不共住有二共住
同一羯磨同一說戒不得於是二事中住故
名不共住三種行不淨行波羅夷人非人畜
生復有五種行不淨行波羅夷人婦童女有
二形黃門男子於此五處行不淨行波羅夷
於三種婦行不淨行波羅夷何等三人婦非
人婦畜生婦於此三處行不淨行犯波羅夷
三種童女三種二形三種不能男三種男子

 

 

於此行不淨行波羅夷亦如是犯人婦三處
波羅夷大便道小便道及口非人婦畜生婦
人童女非人童女畜生童女人二形非人二
形畜生二形三處亦如是人黃門二處行不
淨行波羅夷大便道及口非人黃門畜生黃
門亦如是人男非人男畜生男二處亦如是
比丘有婬心向人婦女大便道小便道及口
若初入犯若不入不犯有隔有隔有隔無隔
無隔有隔無隔無隔波羅夷若比丘有婬意
向人婦女非人婦女畜生婦女人童女非人

 

童女畜生童女人二形非人二形畜生二形
三處亦如是人黃門非人黃門畜生黃門人
男非人男畜生男二處亦如是若比丘婬意
向人睡眠婦女若死形未壞多未壞大便道
小便道及口若初入犯不入不犯有隔無隔
亦如是廣說乃至男子亦如是若比丘爲怨
家將至人婦女所強持男根令入三處始入
覺樂入已樂出時樂波羅夷始入樂入已樂
出時不樂波羅夷始入樂入已不樂出時樂
波羅夷始入樂入已不樂出時不樂波羅夷

 

 

始入不樂入已樂出時樂波羅夷始入不樂
入已不樂出時樂波羅夷有隔無隔亦如是

從非人婦乃至男子亦如是若比丘爲怨家

將至人睡眠婦女若死形未壞若多未壞覺
樂亦如是有隔無隔亦如是從非人婦乃至
男子亦如是若怨家強捉比丘大便道中行
不淨若入覺樂波羅夷入已覺樂出時覺樂
亦如上乃至有隔無隔亦如上從道入道從
道入非道從非道入道若限齊入若盡入若
語若不語若以婬心乃至入如毛頭波羅夷

 

方便而不入偷蘭遮若比丘方便求欲行不
淨行成者波羅夷不成者偷蘭遮若比丘教
比丘行不淨行彼比丘若作教者偷蘭遮若
不作教者突吉羅比丘尼教比丘行不淨行
若比丘作尼偷蘭遮不作尼突吉羅除比丘
比丘尼餘衆相教行不淨行作不作盡犯突
吉羅若死屍半壞行不淨入便偷蘭遮若多
分壞若一切壞偷蘭遮若骨間行不淨偷蘭
遮若穿地作孔摶泥作孔若君持口中犯偷
蘭遮若道想若疑如是一切偷蘭遮若道作

 

 

道想波羅夷若道疑波羅夷若道非道想波
羅夷非道道想偷蘭遮非道疑偷蘭遮比丘
尼波羅夷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滅
擯是謂犯不犯者若睡眠無所覺知不受樂
一切無有婬意不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
狂心亂痛惱所纏無犯初波羅夷竟

爾時世尊遊羅閱城耆闍崛山中時羅閱城
中有比丘字檀尼迦陶師子在閑靜處止一

草屋彼比丘入村乞食後有取薪人破其草
屋持歸比丘乞食還作是念我今獨在閑靜

 

處自取草木作屋入村乞食後取薪柴人破
我屋持歸我今自有伎藝寧可和泥作全成
瓦屋時彼比丘即便和泥作全成瓦屋取柴
薪牛屎燒之屋成色赤如火爾時世尊從耆
闍崛山下遙見此舍色赤如火見已知而故
問諸比丘此是何等赤色諸比丘白佛言世
尊有一比丘名檀尼迦陶師子獨處閑靜住
一草屋乞食後諸取薪人破其屋持歸彼還
見舍破即作是念我自有伎藝今寧可作全
成瓦屋於中止住即便作之是其屋色赤如

 

 

是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彼比丘言汝
所爲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

所不應爲云何檀尼迦比丘陶師子自作此
屋大集柴薪牛屎而燒之我常無數方便說
慈愍衆生云何癡人自作泥屋聚積柴薪牛
屎而燒之自今已去不得作赤色全成瓦屋
作者突吉羅爾時世尊勑諸比丘汝等共集
相率速詣檀尼迦屋所打破時諸比丘即如
佛教徃詣打破時檀尼迦見諸比丘破屋已
便作是語我有何過而破我屋諸比丘答曰

 

汝無有過亦不憎汝我向受世尊教故來破
汝屋耳檀尼迦比丘言若世尊教勑者正是
其宜爾時摩竭國瓶沙王有守材人與此檀
尼迦比丘少小親厚知識時檀尼迦比丘徃
至守材人所語言汝知不耶王瓶沙與我材
木我今須材便可與我彼人言若王與者好
惡多少隨意自取王所留要材比丘輒取斫
截持去時有一大臣統知城事至材坊見王
所留要材斫截狼藉見已即問守材人言此
王所留要材誰斬截持去守材人言是檀尼

 

 

迦比丘來至我所而作是言王與我材今須
材用便可見與我尋報言王與汝材恣意取
之時比丘即入材坊斫截持去時大臣聞此
語已即嫌王言云何以此要材與比丘幸自

更有餘材可以與之而令此比丘斫截要材

持去時大臣徃至王所白言大王先所留要
材云何乃與比丘令斫截持去幸自更有餘
材可以與之何故壞此好材王報言我都不
自憶以材與人若有憶者語我時大臣即攝
守材人來將詣王所時守材人遙見檀尼迦

 

比丘語言大德以汝取材故今攝我去汝可
來爲我決了慈愍故比丘報言汝但去我正
爾徃時檀尼迦比丘後徃王所在前默然而
住王即問言大德我實與汝材不比丘答言
實與我材王言我不憶與汝材汝可爲我作
憶念比丘報言王自憶不初登位時口自發
言若我世時於我境內有沙門婆羅門知慚
愧樂學戒者與而取不與不取與而用不與
不用從今日沙門婆羅門草木及水聽隨意

用不得不與而用自今已去聽沙門婆羅門

 

 

草木及水隨意用王言大德我初登位時實
有如是語王言大德我說無主物不說有主
物大德應死王自念言我剎利王水澆頭種
云何以少材而斷出家人命是所不應爾時
王以無數方便訶責比丘已勑諸臣放此比
丘去即如王教放去後諸臣皆高聲大論不
平王意云何如此死事但爾訶責而放也時
羅閱城中有諸居士不信樂佛法衆者皆譏
嫌言沙門釋子無有慚愧無所畏懼不與而
取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何有正法尚取

 

王材何況餘人我等自今已徃勿復親近沙
門釋子禮拜問訊供養恭敬無使入村勿復
安止時諸比丘聞諸少欲知足行頭陀知慚
愧樂學戒者嫌責檀尼迦云何偷瓶沙王材
木耶爾時諸比丘徃至佛所頭面禮足已在
一面坐以此因縁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

因縁集比丘僧知而故問檀尼迦比丘汝審

爾王不與材而取不答言實爾世尊世尊爾
時以無數方便訶責檀尼迦比丘言汝所爲
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

 

 

應爲云何檀尼迦王不與材而取我無數方
便稱歎與者當取取者當用汝今云何王不
與材而取耶時復有一比丘名曰迦樓本是
王大臣善知世法去世尊不遠在衆中坐爾
時世尊知而故問迦樓比丘言王法不與取
幾許物應死比丘白佛言若取五錢若直五
錢物應死云何檀尼迦比丘王不與材而取
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訶責檀尼迦比丘已
告諸比丘檀尼迦比丘癡人多種有漏處最
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

 

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若
在村落若閑靜處不與盜心取隨不與取法
若爲王王大臣所捉若殺若縛若驅出國汝
是賊汝癡汝無所知是比丘波羅夷不共住
比丘義如上村者有四種一者周帀垣牆二
者柵籬三者籬牆不周四者四周屋閑靜處
者村外空靜地是謂閑靜處不與者他不捨
盜者盜心取隨不與取者若五錢若直五錢
王者得自在不屬人大臣者種種大臣輔佐
王波羅夷不共住者如上說有三種不與取

 

 

波羅夷若自手取若看取若遣人取復有三
種取波羅夷非己物想取非暫用取非本意
取復有三種取他物他物想取若舉離本處
復有三種取有主有主想取若舉離本處復
有三種取他護他護想取若舉離本處復有
四種不與取波羅夷自手取若看取若遣人
取舉離本處復有四種取波羅夷非己物想
取不暫取不同意取若舉離本處復有四種

他物他物想取若重物若舉離本處復有四

種有主有主想若重物若舉離本處復有四

 

種他護他護想若重物若舉離本處復有五
種不與取波羅夷若自手取若看他取若遣
人取若重物若舉離本處復有五種非己物
想取不暫取非同意取若重物若舉離本處
復有五種若他物他物想若重物盜心舉離
本處復有五種有主有主想若重物盜心舉
離本處復有五種他護他護想若重物盜心
舉離本處復有六種不與取波羅夷自手取
看取遣人取若重物盜心舉離本處非己物
非己物想有六種亦如是是爲六種取得波

 

 

羅夷處者若地處若地上處若乗處若擔若
虚空若樹上若村若阿蘭若處若田若處所
若船若水處若私度關塞不輸稅若取他寄
信物若取水楊枝樹果草木無足衆生若二
足四足多足若同財業若要若伺候若守護
若邏要道是謂處地處者地中伏藏未發出
七寳金銀眞珠瑠璃璧玉硨磲碼碯生像金
寳衣被若復有餘地中所須之物屬主者若
以盜心取五錢若過五錢若牽挽取若埋藏
若舉離本處初離處波羅夷若方便欲舉而

 

不舉偷蘭遮地上處者金銀七寳乃至衣服
不埋若復有餘地上所須之物屬主者若以
盜心取五錢若過五錢若牽挽取若埋藏若

舉離本處初離處波羅夷若方便欲舉而不
舉偷蘭遮乗處者乗有四種象乗馬乗車乗
步乗若復有餘乗盡名爲乗乗上若有金銀
七寳乃至衣被若復有餘所須有主物若以
盜心取五錢若過五錢若牽挽取若埋藏若

取離本處初離處波羅夷方便欲舉而不舉
偷蘭遮若取乗從道至道從道至非道從非

 

 

道至道從坑中至岸上從岸上至坑中如是
取離本處初離處波羅夷若方便欲取而不
取偷蘭遮

四分律藏卷第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