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下一頁

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僧祐云失譯人名

佛弟子者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在家
者初受五戒爲本遮三[ ]趣求人天福以未
能永捨家眷屬縁累故更加三戒助前五戒
一日一夜種未來世永出因縁出家者行有
始終上中下業下出家者先以十戒爲本盡
形受持雖捨家眷屬因縁執作於俗人等是
出家於具戒者故是在家是名下出家其中
出家者次應捨執作縁務具受八萬四千向

道因縁雖捨作業縁務身口行意業未能具
足清淨心結猶存未得出要上及不足下比
有餘是名中出家上出家者根心猛利次應
捨結使纏縛捨結使纏縛者要得禪定慧力
得禪定慧力心得解脫心得解脫者名淨身
口意業出於縁務煩惱之家永處閑靜清涼
之室是名上出家中出家者始受具戒沙門
儀法未能周悉要須依止長宿有德行者是
以優波離問佛成就幾法盡命不依[]耶佛[]

答凡成就二十五法不依止廣而言之二十

 

 

五法取要言之但能知二部戒爲本今但成
就十法一者不知廣利二部戒共義不共義

者當一篇中或同或異或僧戒中輕尼戒中

重或尼戒中輕僧戒中重或前篇中有後篇
中無或戒本中有餘戒中無或餘戒中有戒
本中無如是等戒不知分部是名不知戒二
者不知是罪非罪或是佛法罪非世界罪或
世界罪非佛法罪或亦佛法罪亦世界罪或
非佛法罪非世界罪佛法罪非世界罪者制
戒後長財離衣等是世界罪非佛法罪者未

 

制戒前殺盜等是亦佛法罪亦世界罪者制
戒前制戒後犯婬欺戒等是或非佛法罪非
世界罪者制戒前殺草木等是若比丘觸食
夜食比丘共食宿觀能作此三事若食此食
是罪若可信人共食宿食是非罪如是等事
不知是名不知是罪非罪三者不知輕不知
重不知輕者如與戒沙彌一犯婬戒極慙愧
死不更犯終身易住不受人請衆中慨惻願
聽我爲比丘終身勸化作福如是人等現世
雖不得道種於將來世受罪輕微是名不知

 

 

輕不知重者如摘樹葉比丘迦葉佛時墮龍
中至今受報未盡不知犯輕戒而罪重是名
不知重四者不知有殘罪中無殘罪無殘罪
中有殘罪無殘罪中有殘罪者如盜一人五
錢後悔還主如殺旃陀羅等是不知無殘罪
中有殘是名不知有殘不知無殘者如三十
事中親厚意索好衣衣主還索若不還五錢
以上犯波羅夷不知如是比中有殘無殘是
名不知無殘五者不知一制者有戒始終不
開或有一因縁一開是名不知一制六者不

 

知二制或有戒二三因縁合爲一戒或有因
縁二開乃至六開是名不知二制七者不知
偏制如淨國不受食如事水國不洗大小便
如寒雪國聽著複衣如是比不犯餘國便犯
是爲不知偏制八者不知一切制如殺等無
國不遮是名不知一切制九者不知布薩羯
磨布薩者此言淨住義言長養比丘和合若作百
一羯磨而不知和合是名不知布薩十者不
知請歲羯磨請歲者求人出己之過若見聞
疑語我若五人以上作百一羯磨廣自恣要

 

 

差二人所以二人者僧自恣竟自相向出罪
不得求餘人自恣餘人僧不差故二三四人
三語自恣一人心念口言若不知是者名不
知請歲若成就十法不知上事者雖滿五歲
若過盡令依止長宿有德者若不依止日日
犯突吉羅若知上十法者若滿五歲得離依
止師離依止師已當學作師法滿十歲當得
度人若不知五法盡命不得度人

五法者一者廣利二部戒二者能決弟子疑
罪三者弟子遠方力能使弟子來四者能破

弟子惡邪見及教誡勿[]作惡五者若弟子[使]

病能好看視如父養子若有五法成就滿十
歲得與人作和尚若不
[]五事者終身不得[]

度人度人者得突吉羅[ ]旣離依止已得度[]

人度人者當有徒衆徒[]者應知聚衆法衆[]

中無知法者百人千人不得一處住是以優
波離問佛云何比丘同一處住如啞羊佛言
若比丘不知四法一者不知戒不知戒者未
知廣利二部戒義決定順經二者不知說戒
事十四日十五日宜廣宜略四人已上行籌

 

 

廣說二人三人三說戒一人心念口言若說
戒時有事難起始說戒序竟應作一白羯磨
今有事起已說戒序竟餘者僧常聞若不如
上事者是名不知說戒事三者不知羯磨應
白一便白二應白二便白四非法別衆非法
者先羯磨後白有事人不現前設現前不語
有此事便唱別衆者應囑授不囑授有事人

界外羯磨界內衆僧亦爾結內界竟方結外
界是非法別衆或非法衆聚一處或衆和合
布薩非法如是比是名不知羯磨[]者不知[]

 

會坐說戒自恣時有客比丘來應更說不應
更說應次第聽不使次第聽先比丘應出界
而出客亦爾或時客來少雖不應更說設客
有重德若剛強能作闘亂事應更說而不說
如是比是不知會坐若衆中不知上四法不
得一處住應當請知法人來若請不能得應
舉衆依他知法衆住若不請不依他知法衆
住者舉衆得突吉羅罪已得離依止復得度
人徒衆使得次第應淨身口淨衣食淨身者
洗大小便剪十指爪淨口者嚼楊枝漱口刮

 

 

舌若不洗大小便得突吉羅罪亦不得僧淨
坐具上坐及禮三寳設禮無福德若不嚼楊
枝若食若服藥若飲得三突吉羅罪若不著
淨衣入聚落得突吉羅罪淨食者非大僧觸
非是不可信人共食宿非是不淨器者非不
澡豆洗鉢器不用木器及以內食亦不自種
作及販賣得如是等是淨衣所以淨衣者踞
坐食者佛始成道食糜家女糜竟自念若有
出家弟子者著云何衣云何食觀諸佛法皆
著淨衣偏踞坐食一坐食我弟子法亦如是

 

所以著淨衣者欲作限礙能防衆戒故所以
踞坐爲淨衣故亦反俗法亦爲草座食易故
因踞坐不如法得九突吉羅罪一者脚前却
二者闊脚三者搖動四者竪五者交六者垂
三衣覆足七翹八累脚九累髀盡皆犯突吉
羅因不踞坐得三突吉羅罪所以坐受香者
達波國有比丘住處婦女行香觸比丘手因
起欲心即時罷道師問所以即說因縁因是
白佛佛即制戒若坐受香者得突吉羅罪所
以不得數數食但一食者若作若乞及以蕩

 

 

器即妨半日之功亦長婬怒癡結復不異於
俗人是以一食止雖知沙門儀法種種別異
未論出家人所作業務業務者一者坐禪二
者誦經法三者勸化衆事若具足作三業者
是應出家人法若不行者徒生徒死或有受
苦之因

若比丘成就是十法得度人授人具足戒成
就威儀畏慎小罪多聞能持佛所說法善誦
二部律分別其義能教弟子增戒學增心學
增慧學能除弟子疑亦能使人除其疑能治

弟子病亦能使人治其病若弟子生惡邪見
能教令捨亦能教人使令捨若弟子國土覺
起能迴其意亦能使人迴之若滿十歲若過
十歲有成就十法應授人具足戒知重罪知
輕罪知麤罪知有餘罪知無餘罪知有羯磨
罪知無羯磨罪知罪因縁滿十歲若過十歲

有成就五法應授人具足戒能教弟子增戒
學增心學增慧學所行審諦繫念在前有成
就五法三法如上聦明辯才有成就五法戒

成就定成就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知見成

 

就有成就五法自住戒教人住戒自住定教
他住定自住慧教他住慧自住解脫教他住
解脫自住解脫知見教他住解脫知見又成
就五法成就無學戒衆無學定衆無學慧衆
無學解脫衆無學解脫知見衆又成就五法
能教弟子增上戒增上梵行知犯不犯知悔
過未悔過滿十歲若過十歲應授人具足戒
度沙彌爲人作依止亦如是上下比丘僧皆
明聽今日歲節四方皆會佛難得見法難得
聞賢者會難歲節易竟今諸賢者自見若干

 

生若干死已得生法中已得受具足戒已得
聞法已得好行從前歲中至今所犯若貪婬

若瞋恚若愚癡今日皆當說所犯罪過相忍
愚癡不得匿藏所犯罪人於衆人中自欺便
爲妄言墮不中止罪便輕戒自毀犯婬比丘
字迦留多犯盜比丘字迦留桓犯殺比丘字
迦留皆在羅閱耆國中犯妄語比丘字迦留

桓在舍衛國中弄隂出精比丘字迦留多在
羅閱祇國中起室比丘字迦留在舍衛國中
有比丘字迦留多將五百弟子在尼衍國中

 

 

十三事中有三事不應懴何等三抱持匿地
不應懴不眞相助不應懴婬戲檀越家婦女
及青衣不應懴是爲三不應懴其餘十事皆
應懴若犯過一日即悔應作三日懴若過三
日不悔應作七日懴過七日不悔應作十五
日懴若過十五日不悔應作三十日懴若過
三十日不悔當更受戒不者非沙門若欲懴
者當得二十人不滿二十人不應懴言過三十日更

受戒者律無此文竟不知出何典

三十事中皆應懴當滿七人比丘少一人不

 

應懴若犯一日即悔應作三日懴若過三日
不悔應作七日懴若過七日不懴應作十五
日懴若過十五日不悔應作三十日懴若過
三十日不懴者當作九十日懴

九十事皆應懴若犯過一日即悔應作三日
懴過三日不悔應作七日懴過七日不悔應
作十五日懴過十五日不悔應作三十日懴
過三十日不悔應作九十日懴若懴當滿四
人有十事應作摩摩帝一者久止戒二者名

聞三者智慧四者方便五者能起功德六者

 

 

有德七者當可比丘僧八者可檀越九者能
致檀越十者當滿十歲

復有四事應行一者舍屋敗二者無檀越三

者饒蚊虻毒蟲四者君嫉妬道
復有四事應行一者塔使二者比丘僧使三
者三師使四者學盡三師所知應從師求盡
至明者所

有四事到他國不著袈裟無罪一者無塔寺
二者無比丘僧三者有盜賊四者
君不樂



有七事不應止一者閙門間二者屠殺處三
者祠祀處四者橋下五者橋頭六者四徼道

七者空閑處此七處惡鬼所止處
卧起欲出戶有五事一者起下牀不得使牀
有聲二者著履先當抖擻三者正住著法衣

四者欲開戶先三彈指不得使戶有聲五者
戶中有佛像不得背出當還向戶而出不得
住與人言

澡漱有五事一者不得蹲二者不得向佛塔
亦莫背三者不得向和尚阿闍黎諸師亦莫

 

 

背四者不得於瀆上若淨地五者不得中與
人共語亦莫受人禮

用楊枝有五事一者斷當如度二者破當如
法三者嚼頭不得過三分四者踈齒當中三
嚙五者當汁澡目用
刮舌有五事一者不得過三返二者舌上血
出當止三者不得大振手汙僧伽黎若足四
者棄楊枝莫當人道五者常當著屏處取袈

裟著時有五事一者手搔身不得便著當更
澡手二者手未燥不得便持袈裟三者袈裟

 

不得從上牽下當以右手逆排左手從下受
四者以下持袈裟當先抖擻之乃伸著五者
不得從前掉著臂上

復有五事一者當先撏等不得令下著地二

者當下兩頭不得令著足三者著袈裟不得
正向佛塔亦莫背四者不得向上座若三師
亦莫背五者襞袈裟不得以口銜亦不得以
兩手奮

繞塔有五事一者低頭視地二者不得蹈蟲
三者不得左右顧視四者不得唾塔前地上

 

五者不得中住與人語當念有五事一者當
念佛功德二者當念佛經戒三者當念佛智
慧四者當念佛恩大難報五者當念佛精進
乃至泥洹

復有五事一者當念比丘僧二者當念師恩
三者當念父母恩四者當念同學恩五者當
念一切人皆使解脫離一切苦
復有五事一者當自念學慧二者當念除三
毒三者當念求要道四者見塔上草生念以

手去之不得捉拔五者見有不淨即分除

復有五事一者天雨當脫履塔下乃上禮佛
二者已當從次第禮上座下座當問訊三者

僧有衆事若使行即當行四者欲出行當有
所報令知五者聞揵椎聲即當出會
暮入戶有五事一者欲入當住三彈指入不
得使戶有聲二者履汙泥當於外脫去三者
當如法解袈裟著常處四者當取履拭持著
屏處五者已當澡洗却住隨意所願
欲上牀有五事一者當徐脚踞牀二者不得
匍匐上三者不得使牀有聲四者不得大拂

 

拭牀席使有聲五者洗足未燥當拭之
在牀上有五事一者不得大欬二者不得咤

[ ]三者不得歎息思念世間事四者不得

倚壁卧五者欲起坐當以時若意走不定當
自責本即起經行

經行有五事一者當於閑處二者當於戶前
三者當於講堂前四者當於塔下五者當於
閣下

復有五事一者不得於閣上坐二者不得持
杖寺中行三者不得卧誦經四者不得著屐

五者不得大舉足蹈地使有聲
卧有五事一者當頭首向佛二者不得卧視
佛三者不得雙申兩足四者不得向壁卧亦

不得伏卧五者不得竪兩膝更上下足要當
枕手斂兩足累兩膝

夜起讀經有五事一者不得念我經戒利餘
人不如我二者設不利不得言我經戒不利
正爲某比丘事故亂我意三者不得坐念人
惡四者設明日欲問所疑不得說餘直當說
不解者所知而已五者不得念言當持是經

 

中語以行問人使窮但有是念非賢者法
在寺中有五事一者不得時舍後履上塔上
二者不得逆塔行三者不得背佛出門戶四
者不得唾塔上五者不得行塔欄木坐上
復有五事一者不得取非物著非處二者舍
後還不得過用摩摩德水澡手三者不得妄
用衆家手巾四者不得於衆家井上澡足五
者不得妄取衆人物一切有所取當報主
復有五事一者不得與白衣共調譺相罵二
者與人共語不得[ ]頭三者不得於上座牀


上坐四者不得於上座前踞五者不得與和
尚阿闍黎並坐
復有五事一者不得上樹二者不得持梨擲
與人三者不得持水灑人四者水中有蟲不
得飲若洗五者人罵比丘比丘不得報
復有五事一者不得瞋恚撾罵畜生二者不
得惡口罵人作畜生三者不得坐卧畫牀上

四者不得華香脂粉自著身五者不得歌詠
作倡伎若有音樂不得觀聽

飯時有五事一者比丘以飯不得言我知何

 

時當死且復一飽飯來二者比丘飯以飽人
復持飯來與比丘不得受三者比丘飯有餘
不得持擲人亦不得以擲草上四者飯有餘
當持瀉淨地五者人有少所飯請比丘去飯
不應徃

行應請飯復有十事一者徃當彈指直入二
者當視席坐三者席下有錢刀果蓏不應坐
上四者若兵器衣物在坐下若承塵土不得
坐上五者若金銀好漆器在前不得把持形
相六者不得數顧視檀越家婦女七者當如

 

法坐八者未食不得爲人說法九者不得飯
上有所求索十者飯未飽不得語

不應作禮有五事一者至舍後還不得中道
爲人作禮自舍後還亦莫受人禮二者上座

卧不得爲作禮自卧亦莫受人禮三者上座
澡漱口不得爲作禮自澡漱亦莫受人禮四
者上座收槃未竟不得爲作禮未自收槃亦
莫受禮五者上座飯不得爲作禮自飯亦莫

受人禮
不應作禮復有五事一者若讀經若持經不

 

 

應爲上座作禮二者上座在下處自在高處
不應作禮三者上座在前若已去不應從後

爲作禮四者不得座上爲上座作禮五者不
得著帽爲佛作禮若三師比丘僧上座其罪
重比丘著泥洹僧有五事一者不得倒持下
著上二者當使四邊等三者襞頭當近左面
四者結帶當於右面五者帶當三繞不得垂
兩頭
露著泥洹僧有十事一者上無僧祇支不得
著袈裟二者不得持上塔佛像前三者不得

持入講堂中四者不得持三師前住五者不
得持與上座共說經六者不得持與上座共

並坐七者不得持至摩波利牀上坐八者不
得持入上座室中九者不得持入食堂中若
僧前十者上無僧祇支不應出門下樓三尺

著三法衣有五事一者著泥洹僧上無僧祇
支不得著中尼衛不著中尼衛不得著安陀
會二者著中尼衛上無安陀會不得著鬱多

羅僧三者著安陀會上無鬱多羅僧不得著
僧伽梨四者三衣當令中外等五者不得過

 

 

三色如法行步是爲道法
持鉢有五事一者當令帶堅二者當著左腋
下三者行時當使外向四者不得使下光相
近五者飯已持鉢當還使自向
澡鉢有五事一者當用澡豆若[ ]莢二者不
得持淨地三者不得向塔比丘僧若三師四
者不得跳擲棄水五者不得以汙巾拭中外
各當有常巾手摩燥爲善急欲出會時當著

日中使燥若向火
持戶鑰有五事一者欲出時常當先所被貫

 

臂著指二者欲閉戶不得并持鑰大牽戶當
諦視三者欲開戶不得并持鑰大排戶當徐
脫之四者著常處取持自近五者至七日當
拭去鉎持

復有五事一者不得與女人連席坐二者若
有醫師不得從問醫藥事三者不得與世人

諍語四者母人與比丘對坐不得妄說不急
事五者設見因縁不可意即當起去

行至人家讀經有五事一者當四人俱二者
徃當隨次如法坐三者當視因縁可讀經不

 

可讀經四者共坐席人不欲聞經當退止五
者若坐中有醉者惡言形相經者不應復讀

比丘至郡國縣長吏有三事應徃一者爲三
師事故二者爲病死亡來呼比丘讀經故三
者請比丘飯故
有七事不應徃一者不得妄徃候事二者不
得事事徃白三者不得強徃從請事四者設
徃不得爲說諸藥事五者若呼比丘問世間
事若難異經六者呼比丘教相星宿視歲善
惡七者比國起兵欲呼比丘議軍事如賢者

 

法不應徃
上高座讀經有五事一者當先禮佛二者當
禮經法上座三者當先一足躡阿僧提上正
住四者當還向上座五者先手按座乃却坐

已坐有五事一者當正法衣安坐二者揵椎
聲絶當先讃偈唄三者當隨因縁讀四者若
有不可意人不得於座上瞋恚五者若有持
物施者當排下著前
不應說經有五事一者人不敬三師二者人
犯戒三者誹謗佛道四者比丘問經不如法

 

五者不應爲白衣說比丘戒經得罪
復有五事一者人相牽連臂二者同小牀三
者人知少所經欲來難比丘四者說經人不
聽五者人病酒皆不應爲說法
欲坐禪復有五事一者當隨時二者當得安
牀三者當得輭座四者當得閑處五者當得

善知識
復有五事一者當得好善檀越二者當有善
意三者當有善藥四者當能服藥五者當得

善助爾乃得猗隨時者謂四時安牀者謂繩

 

牀輭座者謂毛座閑處者謂山中樹下亦謂
寺中不與人共善知識者謂同居善善檀越
者謂令人無所求善意者謂能觀善藥者謂
能伏意能服藥者謂不念萬物善助者謂禪
帶禪帶有五事一者當廣一尺二者當長八
尺三者當頭有鉤四者當三重五者不得用
生韋亦不得用金鉤

有五事不應用座一者衆坐時二者入城時
三者九十日竟時四者與三師同處爲恭敬
五者至白衣家若客舍皆不應用獨自一室

 

 

中安隱時得用

作私匿有五事一者當用熟韋二者當如法
作三者不過再重四者不得系綴之五者著
當如法不得使濕

著有五事一者不得著禮佛二者不得著入
衆坐三者不得著上佛塔上四者不得著經

行五者天雨不得著自得分衛
復有五事一者不得著入三師室二者不得
持問經三者不得著持爲和尚阿闍黎作禮

四者不得著爲衆僧作禮五者日暮不得用

 

洗有五事應相入室一者問訊二者病瘦徃
瞻視三者問經四者有所借五者衆人使徃
呼徃有五事一者當於外彈指二者入當脫

帽三者當作禮四者當正住人教坐乃坐五
者不得忘持經入
問經有五事一者當如法下牀問二者不得
共坐問三者有不解直當問四者不得持意
念外因縁五者設解當頭面著地作禮反向

出戶復有五事一者不得教買某來我欲飯
之二者不得持果蓏與沙彌汝持授我我欲

 

 

食之三者不得調譺卧人牀上四者不得唾
人淨地五者人如法呵之不得怒去是爲恭

敬和尚當有十五德一者當知戒二者當持
戒三者當不犯戒四者當知經五者當自守
六者當教經七者當教戒八者當教習意九

者當教稍稍受十者當教法則十一者當自
隱德十二者能致檀越十三當爲不得有獨
匿十四者人持物來當言皆爲衆人物十五
者占視病瘦當令差

復有十事一者有弟子當能衣食二者當能

 

教經授經三者當能解經令知義四者有深
經好語皆悉當教弟子五者有所問當能報
語六者當能分別爲說三惡道罪七者當能
教黠慧如我勝我八者當教持戒分別知所
行九者當教曉戒隨說十者當審弟子意節
度與

阿闍黎當有五德一者當有四阿鋡二者當
有戒具德三者當有慧德四者當有大德五
者當自守

復有五事一者作師當自持戒二者設弟子

 

衣被破敗當能給與三者弟子病瘦當能瞻
視四者當致布施分別爲說罪福五者十歲
應作和尚所知當具悉
復有五事一者當教學慧二者當教多誦經
三者當教能解經四者當教深經五者當教
莫與人諍經
復有五事一者當教戒二者當教稍稍受三

者當教知戒四者當教持戒五者當教隨和
尚十歲盡所知事

事師有五事一者當畏敬師二者當隨師教

 

誠三者當隨順師意四者當識師語五者不
得違師教

復有五事一者朝暮徃問訊安否二者徃當
著袈裟脫帽三者徃至戶當三彈指不得縱

橫入四者當頭面著地作禮前長跪問消息
五者若師言賢者某人來說卿所作不如法
汝自知犯過不設有即當悔過言某實愚癡
若無有不得還語師教去即起作禮還向出

復有五事一者當爲師取賓揵澡槃出淨洗

 

著水持還二者當拂拭牀席次襞被枕三者
當爲師襞袈裟著常處四者自却住師教坐
不得便坐師三言坐乃應坐若問卿經利不
若不教誦不應便誦五者若自問經戒視時
可問不應問時

復有五事當報一者沐浴剃頭二者澡洗三
者出行四者若作衆事五者病瘦服藥
有弟子事師二十事

若比丘作法衣服有五事一者當頭面著[]

作禮二者當如事說某白某今持作某白如

 

是三者師默然不報當起作禮去四者若聽
使作如法受教五者師若言是財可作某使
廣若干長若干當隨師教不得違

復有五事一者三衣不具急當具之二者已

具不復多作三者法衣破敗應當作四者衣
未極敗不應作五者作法衣當如度得作三
色青黃木蘭是爲作衣服

染法衣有五事一者當用淨器二者當於屏

處三者當令竿堅四者不得離衣去五者當
數持視


 

著法衣有五事一者至檀越家不得開胷前
入門二者不得以法衣挂肘入三者不得摸
法衣入門四者不得擔法衣入門五者不得
左右顧視
行匃時著法衣有五事一者道中見三師當

出右肩二者覆兩肩當從喉下出右手三者
覆兩肩得從下出右手四者行泥中得持一
手歛衣五者還入戶恐汙衣得兩手歛衣不
應著僧伽梨有三事一者作塔事二者作招
提僧事三者作比丘僧事


復有十事一者補未訖二者浣未燥三者沙
彌持鑰出未入四者大風五者雨墮六者大

水七者大火八者縣官九者盜賊十者人與
女人事

復有五事一者泥濕二者霜露三者大隂四
者入山五者遠行
曝法衣有五事一者風起不得曝二者六日

當還一曝三者不得當人徑四者不得大久
五者不得即襞旦當盡起

浣法衣有五事一者不得持足蹹二者不得

 

兩手著挼三者不得兩手捉提四者不得持
衣被戲人五者不得襞著席下居
復有五事一者著淨巾上二者欲襞持入當
從人受三者持入當著常處四者不得持餘
衣著上五者不得襞法衣卧上
復有五事一者不得無三法衣入衆僧坐二
者法衣不具不得入寺中止三者至舍後未
淨手不得著衣四者至舍後未用水不得上
塔五者至舍後當脫袈裟僧祇支
沐浴剃頭報有五事一者從十五日至十五

日報具沐浴剃頭應報二者澡洗當報三者
除手足爪應報四者自知常若小小不應報
五者自知不應時皆不應報

欲出行報有五事一者當頭面作禮二者當
正住如事說三者已可當禮四者若師呵止
不得違五者欲還入室讀經

入浴室有二十五事一者當低頭入不得上
向二者當隨次踞勿當目前三者不得讀經

誑語四者日達嚫不得以水洗五者不得取
日水用六者不得持水澆火七者不得呵火

 

 

多少八者不得多用人水九者不得於中浣
手巾衣十者浴已即出去十一者和尚阿闍
黎在中不得入十二者三師浴當入迴之十
三者三師浴當持衣
[?]外待十四者已出易

衣當取浴布浣之十五者自入浴當報十六
者入當著麻油十七者當用土十八者用澡
豆十九者當用灰二十者當用湯已乃用水
二十一者當多少誦經二十二者當持水澡
浴處二十三者不得住上座前二十四者設
無日當達嚫檀越主二十五者出不得當風

 

住急入室
入溫室有二十五事一者當隨次坐二者各
自讀經三者當思惟念道四者不得妄起至
上座前五者不得與下座共說世事六者聞
揵椎聲當先禮佛七者當禮比丘僧八者不
得至上座處坐九者不得左右顧視語十者
不得唾汙淨地十一者不得呵叱下座十二
者不得[]人火十三者不得數起出入十四
者行不得使足有聲十五者出當牽戶反閉
之十六者設戶已閉當彈指十七者不得大

 

排戶使有聲十八者已彈指安心讀經十九
者自讀經不得中語二十者人讀經不得妄
語二十一者讀經未竟不得數起使牀有聲
亂人意二十二者讀經未竟不得先去卧二
十三者達嚫未已不得便開戶去二十四者
當禮佛二十五者當禮上座
入堂室有五事一者當禮上座二者當如法
坐三者不得解袈裟著座上捨起四者不得

聚語笑五者上座說經當一意聽
復有五事一者人說經時有是非不得中斷

人語二者已竟徐起問疑三者不得諍經以
惡意相向四者不得瞋恚卧人座上五者當
思惟自責
對問經有三事應問三事不應問一者人身
安隱應問二者人歡喜時應問三者人自說
經隨時因縁應問人身不安隱不應問若不
歡喜不應問人說他事不應問

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


Top